“公主,公主。”南宫璃正在发呆,忽然被芜花叫了几声回过神来。
“啊?怎么了?”回过神来的南宫璃问道。
芜花笑了笑,看着镜中五官精致的人问道:“今天的宴会您要穿什么样的衣服?”
几个小丫头举着几件颜色十分喜庆的裙装并排站着,这些衣服都是由芜花亲自挑选的。自小跟随在宫中,对于各色宴会场合该画什么妆,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自然是了然于心。
南宫璃也信任她,每次芜花都会选几件合适的衣服让她自己再挑选一下。
“就那件绯色兰花暗纹裙吧。”一眼扫过,南宫璃指着中间那位侍女拿的一件衣服。
芜花也看了一眼,一手拿起梳子,一手拿起南宫璃长及腰的乌发。灵巧的双手在如瀑的黑发间来回穿梭,片刻功夫一个优美的垂挂髻就出现在她的头上。
在打开的首饰盒中来回挑了挑,芜花拿起一对红玛瑙的钗子给她插,入鬓边。又拿了一对水滴玉髓耳坠子给南宫璃带上。
看着镜子中焕然一新的人,芜花看得有些呆不由得夸道:“公主,您今天真好看。”
平日她穿的大都是素色的衣服,现在穿上艳丽的衣服更加光彩夺目。
嗔了芜花一眼,南宫璃道:“不知道跟谁学的,惯会的油嘴滑舌。”
主仆二人在屋内说了一会儿话,就动身前往皇帝宴客的大ting。
中秋的月亮格外的圆,月色也十分明亮。甚至不用侍女挑着灯笼也能将周围的景致看得一清二楚。
由于皇上下旨设宴,宫中各处都张灯结彩,各色绸缎迎着夜风翻飞,恍若翩翩起舞的仙子。
还没走到宴会ting,众人远远地就能听见丝竹声,悦耳至极。
宴会设在一个大ting,而且开宴的时间是晚上。穿过几个宫殿,二人才走到宴会ting。南宫璃放眼望去乌丫丫地都是人。
朝中六品以上的官员大部分都参加了,有些官阶高的还可以携带家眷。是而ting内不乏各家官员的夫人千金。
南宫璃看了一圈,看到太后坐在正坐旁边,她还没来得及上前打招呼,就见太后身边的那个老嬷嬷走到她近前。
“公主,太后让我来告诉你一声,到她那里做。”老嬷嬷眼神慈祥的看着她。
她向太后所在之处望去,果然见她身后有一个小几。那座位就紧贴着太后和皇上的身边,足以彰显她的地位。
南宫璃点了点头跟着老嬷嬷过去坐下了。
不多时一声高喝传来:“皇上驾到!”乐声戛然而止。
南宫璃随着众人离开作为下跪行礼。大殿内本来聊天的嘈杂声瞬间没了声音。
南宫璃低着头,听见脚步声沉稳有力的传来,越来越近。她只看到一双金线绣的盘龙的锦面黄靴。
再随众人抬起头来时,就只看见正殿处的黄金雕刻的龙椅上坐着一个面容严肃的中年人,不怒自威,显然是皇帝。
见自己来了,众人都收敛了声音,皇上便道:“众位爱卿都不必拘于礼数,随意即可。”说完就转头何皇后说话了。
乐声重新响了起来,人们也渐渐放开。各家的夫人小姐又重新交谈起来。有平日处的好的大臣也纷纷打招呼。
又过了片刻,殿外有一行人缓缓而来。众人皆是知道来人正是那闽族人,于是都立刻收了声音,想看一看那闽族的人都长得什么样子。
毕竟他们生活在南齐过这样一个内陆国家,农工商各色行业欣欣向荣,这里的人都文明有礼。他们自是没有见过居住在北方寒冷地区闽族人。
据说南齐国的商队曾到闽族做过生意,听他们说那里的人都粗鲁的很。每天骑马打猎,不穿布料做得衣裳,只用兽皮蔽体。不吃熟食,更有甚者说他们茹毛饮血。久而久之,以讹传讹,众人都认为这闽族人必定丑陋无比。
门外的公公又高声叫到:“使者来了。”
众人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都纷纷望向大ting门口。
只见身穿一个宝蓝色袍子面容黝黑的男子走进殿中,单膝跪地,用右手放在胸口向坐在高处的皇帝拜了一拜,嘴里说这不标准的话:“惨减晃商(参见皇上)”然后又叽里咕噜说了一堆什么。
旁边站这一个南齐国的大臣,看样子是使臣,将那人的话翻译了一番。无非是一些祝福赞美的恭维话。
皇帝大笑道:“使臣平身。”
那大臣又道:“启禀皇上,她说闽族的公主想为您献上一舞。”
“哦?那自然是好啊。”皇帝大笑道。
那使者向外面喊了一声,就见一个身穿火红衣群的女子飞旋着舞了出来了。音乐声陡然转变,变成具有异域风情的曲调。只见她旋转飞跃,一双芊芊玉手钩、挑、滑、拍。
一曲舞毕,那女子气喘吁吁的单膝跪在地上,像刚才那个使者一样向皇上盈盈一拜。“阿丽莎参见皇上。”
出乎众人的预料她的话倒是听不出什么口音。只是还是能听出她不是南齐国的人。
刚才阿丽莎跳舞的时候身形飞速过快,众人只来得及看见一个红影。现在她停了下来,众人这才看清她的容貌。
只见她皮肤白皙,鼻梁比南齐国的女子要高上许多。最令人惊讶的是,阿丽莎有一双绿色的眼睛,好像是一汪春水一般令人心驰神往。
众人一时都没了声音。
南宫璃见众人都被她的容貌所震惊,她便看向坐在另一边的段明翰,果然见他望着阿丽莎目不转睛。
心里冷笑一声,果然是个色迷心窍的。又看向他身边坐着的辛可,这种场合身为太子侧妃的辛可怎么能缺席呢。
辛可显然也是被阿丽莎的样貌惊得一呆,随后下意识的望向身边的段明翰,见他眼睛一直盯在阿丽莎的身上,脸色明显有些愠怒。可是又不能发作,只好忍着。令她松了一口气的是这阿丽莎来和亲还不一定会进入太子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