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丽莎那一头金丝在老嬷嬷灵巧的双手里上下翻飞,不一会儿原本还散作一团的金色瀑布瞬间一丝不乱的被挽到头顶,一个灵动的发油然而生。
梳完了头发,老嬷嬷又从一个托盘里拿出极细的一条红绳,为了给阿丽莎一个心理准备,老嬷嬷一手将绳子缠在手上,一面开口道:“公主,接下来老奴要给您开脸啦。这是每个出嫁的新妇都要经历的。”
“开脸是什么?”阿丽莎眼中不解,脸上的表情更是惊惧不定。毕竟不知道的人听到“开脸”这个说法还以为是要剥皮拆骨的做法呢。
老嬷嬷见她面带疑虑就笑着安慰:“公主不要担心,开脸是我们南齐的一个习俗。每个女孩子出嫁前都要开脸,也叫“开面”。就是用这根红线将脸上细小的毛发刮去。开脸之后就说明您已经不再是小姑娘了。”
听她这样说,阿丽莎脸上的疑虑才退去。随即顺从的点点头。
老嬷嬷手法娴熟,动作轻快。若是不熟练的做起来,新娘子会感到很疼的,只是这老嬷嬷在这宫中经常做这些,自然是不会让净脸的人感到不适的。
接下来就是画眉,描目,染唇。不多时镜子里就出现一个姿容倾城的女子。眉若细柳,红唇如樱,最妙的是一双碧绿的眼眸仿若含着一潭春水,让人移不开目光。
老嬷嬷看着镜子里的人,点了点头,似乎十分满意自己的手艺。一伸手,旁边的小丫头十分懂颜色的将手中的托盘呈上前去。
一揭开那盖着的红绸,南宫璃就看见那托盘上的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凤冠,只是为了避嫌将那凤凰换成了一只红色的青鸾。红色的青鸾雕的活灵活现,仿佛下一秒就会展翅欲飞。
凤冠一周镶着手指大小的红色的珍珠,正中间正是青鸾的嘴,在青鸾的嘴角处衔着一颗龙眼大的红宝石。那宝石在阳光下光华流转,在下方的桌子上留下一团红色的光影。
小心翼翼的将美丽却繁重的凤冠戴在阿丽莎的头上,老嬷嬷从妆奁里拿出一些工具将凤冠固定。接下来是霞帔,因为那日南宫璃在京城的一家店里给阿丽莎买了一件霞红色的红裙,当时阿丽莎说要将它作为嫁衣穿。
只是这颜色确是不符合嫁衣的正红,所以就将它当做里称穿着,外面在穿上一件正红色绣着牡丹纹样的红纱。那霞红色的衣裙在红纱掩映下转为一种鲜红的颜色,既是正红的颜色又没有那么死气。
在日光的照耀下,霞红色的里衬泛着粼粼波光,行走间霞光流转,熠熠生辉。一切都整理好,老嬷嬷拿着一方大红色的盖头将阿丽莎的头盖住了。
这边刚一弄好外面的太监就拉长嗓音道:“吉时已到,新娘上轿。”
阿丽莎除了自己的脚尖看不见任何东西,只能在老嬷嬷的搀扶下往外走。走了两步忽然转身道:“阿璃,你会来吗?”
站在门内的南宫璃笑了笑道:“当然,我怎么说也算是太子的妹妹,他娶正妃我自然会去的。”
“嗯”轻轻应了一声,脚步不再犹豫。阿丽莎跟着老嬷嬷向宫殿外面走去。南宫璃和芜花一起在后面跟着,送到门外见阿丽莎上了一定大红轿子。
渐渐地那顶红轿子变成了一个小红点,消失在拐角处的视野里。长舒了一口气,南宫璃抬头往天空望了望。深秋的天空总是这样,碧蓝如洗,一片云朵都没有。虽然艳阳高照却没有盛夏的炎热,反而十分凉爽。
“回去吧,咱们收拾收拾也要出发吧。”南宫璃低下头转过身来对身旁的芜花道。
阿丽莎坐着的大红轿子由八个轿夫抬着,穿过廊檐曲折的宫道终于来到皇宫门口。
门外站着一个容颜清俊的男子,他穿着大红的喜服站在那里,站得笔直像一棵松树。一阵风吹来掀起他的一片衣角,越发称得他容颜如玉。手里牵着一匹骏马。那马是一身枣红的皮毛,头上带着一朵大红花,十分喜庆。
段明翰站在那里等的焦急,内心隐隐有些紧张。这种感觉和当初他与辛可成亲是截然不同。倒也不怪他,毕竟这才是他真正娶正妃的时候。
当那顶大红的轿子出现在他的视野时,他的心不受控制地跳了起来。一时间他也说不出自己是紧张多还是激动和喜悦多。
那随着轿子而来的喜娘见了段明翰忙脸含喜色的上前恭喜:“太子殿下,太子妃已经出来了。咱们赶紧往太子府去吧,正好赶着吉时。”
闻言太子看了一眼轿子一眼,嘴角露出一抹微笑。翻身上了马,段明翰双手牵着马绳对后方的人马道:“走吧,回太子府。”
一行人浩浩荡荡前行,红色的队伍十分惹眼。
从皇宫到太子府还要经过很长的一段街道,街上此时已经围得水泄不通。京城的百姓都早已知道今日是太子娶太子妃的时日。更有趣的是这太子妃是个异族公主,且相貌与南齐的女子完全不同。
前几日太子还带着那位闽族公主到京城游玩呢。有些幸运的有幸得见,也不管看没看的清,为了让旁人知道自己见过那位众口相传的太子妃,就添油加醋的对旁人说。
街上此时为了里一层外一层的人,中间被官兵清理出来一条道,道上铺满红毯。那红毯从皇宫门口一直延伸到太子府,是以街道上也铺满红毯。
坐在轿子中的阿丽莎盖着盖头,眼睛只能看见自己绣着的金线并蒂莲的大红绣鞋,盖头是红的,衣裙是红的,轿子里也是红的。视野皆是一片的红色,头上还压着重重的凤冠,阿丽莎向东却不敢动。
轿子渐渐走进闹市,阿丽莎虽然眼睛看不见,但耳朵确是异常灵敏。此时轿子外面与刚才在宫中完全不同。
方才没出宫的时候,只能听见轿夫和喜娘的脚步声。前面哒哒的马蹄声一声一声仿佛没有踏在青石板上,而是踏在她的心上